隨著科技不斷創新,車輛的外型與功能也不斷進化,越來越多的新車強調各種智慧化的配備,如盲點檢測、車道偏離警告等曾經是高端車款才會有的先進功能,已經逐漸成為一般車款的標準配備。然而,人們對於駕車與乘車的需求有隨之改變嗎?在購車的考量上跟以往有很大的差異嗎?台大智活中心透過「智慧座艙使用經驗研究」發現,智慧座艙的使用者對於車輛的關鍵需求可分為安全、舒適、娛樂、操控、及社會認同等五種類型,基本上與傳統汽車的使用者並無太大差異,只是在各類型的功能配備上有更多的選擇。
▲ 車輛使用者五大關鍵需求
人們對於安全性的重視程度始終如一,無論駕駛或乘客,都會希望行車過程的安全能受到保障。因此購車時會考量「妥善率」,即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出現問題的機率,高妥善率代表更長的使用壽命,與較低的維修頻率。此外,也會考量與安全相關的功能配備,如:主動安全系統、預警系統和自動煞車等,以降低事故風險。
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,駕駛必須隨時掌握如時速、油量、導航等資訊,但在獲取資訊的同時,需要保持對路況的注意力,因此資訊載體的設計,如:儀表板、抬頭顯示器等,也是提高駕駛安全性的關鍵之一。對於電動車駕駛來說,購車時會特別關注車款的「續航里程」,即在單次充電或加油後可以行駛的距離。尤其是長途駕駛頻率高的使用者族群,會需要較高的續航里程,以減少充電次數,避免尋找充電站的麻煩,以提供更大的行車彈性。
▲抬頭顯示器能讓駕駛在獲取所需資訊時,視線不用離開前方路面,提升駕車的安全性
(圖片來源: Freepik)
人們期望在車內享受愉悅的駕駛或乘坐體驗,透過座椅、空調、燈光等內裝系統,營造出更高水準的舒適性。對於常全家出遊的族群來說,車內空間大小是購車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,包含確保所有乘客都有足夠的腿部與頭部空間、收納行李等物品的空間等。而常需長途駕駛、行駛高速公路者,則會在意車內的寧靜度,減低路噪和引擎噪音的干擾。
▲ 使用者可依照喜好調整座椅的位置及傾斜程度,進行個人化的設定,提升乘車的舒適度
在基本的安全及舒適需求被滿足後,駕駛及乘客會希望在交通壅塞和長途旅行時,可以進行娛樂活動來度過單調的車內時光。傳統車輛提供如廣播、音樂等基本娛樂,現代新款車輛則提供更多元的休閒娛樂,包括網路串流媒體、電動遊戲等創新娛樂系統,搭配逐漸增加的顯示器數量及尺寸,人們也期待更加豐富的座艙娛樂體驗。
▲ 後座的大型螢幕,提供如Netflix、Disney+等各式影音娛樂,讓乘客在車上也能享受劇院般的視覺體驗
車輛的操控性會直接影響駕駛感受,駕駛期待車輛能提供更直接且敏銳的轉向反應、懸吊調校及路感反饋等。而馬力是衡量車輛動力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,大馬力的引擎能提供強烈的動力輸出,受到追求加速感受者的偏好。良好的懸吊系統,能夠提供平順的行駛感受,還可根據道路條件和駕駛風格彈性做調整。動能回收系統則是利用車輛制動時產生的能量,將其轉化為電能並儲存起來,同時為駕駛者提供更順暢的制動感受。
▲ 懸吊系統可依據駕駛的喜好做不同的設定,提供更符合駕駛需求的操控體驗
車輛除了作為交通工具,更是一種彰顯社會地位、表達個人風格的身份象徵,人們通過選擇特定的品牌及車款,滿足獲取社會認同的需求。例如透過購買昂貴的豪車,以展示自己的經濟收入,選擇購買電動車,以表達對環境保護的關注,透過車輛的整體外觀設計,包括車型、車身線條等,以及內裝設計和材質,包括座椅、儀表板、按鍵、音響設備等,展現自己的價值觀及品味。
▲水晶內裝套件在視覺上帶來細緻的通透感,讓車主表達個人風格,提升社會認同感
由上述五大關鍵需求可以發現,使用者對於車輛的關鍵需求並未隨著時代而大幅改變,不論是較傳統的油車或是最新款的智慧電動車,使用者都期待能從中得到安全、舒適、操控性佳、娛樂選擇多元、滿足社會認同的行車體驗。因此,廠商若能掌握使用者的五大關鍵需求,即可更專注的思考如何以自身的核心技術,結合新進的科技發展,開發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車用產品與服務。
台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(簡稱台大智活;NTU iNSIGHT),成立於2008年,集結多元領域的創新人才,以多元專業的協作模式與企業打造共創團隊,協助企業用設計思考實踐創新,與企業共創合作,一起制定策略、探索需求、挖掘洞見、解決問題、找到市場、創造價值。
台大智活中心
2024-08-22
台大智活中心
2024-06-05
台大智活中心
2024-04-18